2.15.2009

如何为被裁作准备

转载自早报网
(2009-02-13)
● 袁凤珠
  公司裁员将对工作者的生活带来莫大打击。最近频频出现裁员消息,若到裁员的公司里总会感受到愁云密布,看见一张张落寞、失意的脸孔。
  在这个时期,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裁员。专家建议现在的工作者,不仅要注意心理调整,更要未雨绸缪,在平时就做好准备被裁的工作,才能安然度过裁员危机。
  
被裁的失落感
  一些传统工作者以“终生任期的心态”(tenure mind-set)引发了失落感,结果带来更多的伤痛。美国史帝柏皮巴帝企管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史帝柏(Laurence J. Stybel)和皮巴帝(Maryanne Peabody)在《哈佛企管评论》中指出:传统工作的人都有一种要工作到退休的心态,所以很难接受被裁的事实,结果陷入三种失落感中:
  第一种,自我认知的失落:有些人,特别是主管人员,常在优秀的成绩与客户的称赞中,自我强化了他们在公司里的重要性,以至于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。
  第二种,众叛亲离的失落:不能接受原来像亲人、朋友般相处的上、下属或同事突然变得疏离。感觉人情冷漠。
  第三种,自信心的失落:一些原本生性内向,或从事较少与外界接触工作者,很容易会因为裁员而丧失自信,认为自己必定是差劲的人,因自卑感更加退缩。
  而那些能够安然面对裁员的员工,他们抱持“任务指派的心态”(assignment mind-set),以一种完成阶段任务的心情来接受职务的结束,则能让他们更坦然地面对现实。
未雨绸缪,减轻伤痛
  有些人一遇到困难,就垂头丧气,那怕是拥有了巨额的财富,也难得一见笑脸。而一个看起来困难重重的人,却能常常笑容满面。为什么?
  要做好事情,先得有好心情。敬业与乐业,是不变的道理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好心情与财富无关,幸福、快乐是一种选择,问题是,如何选择?鲁迅也说:路是人走出来的。情商高,乐观,积极的人总是吃香的。
  为了减轻裁员所带来的伤痛,专家建议现在的工作者,不仅要注意心态上的调整;在实际的做法上,也应该于平时未雨绸缪:
职务异动的警讯
  知名作家与企管顾问杜柏森夫妇(Michael S. Dobson and Deborah S. Dobson)在《华尔街日报》撰文提醒所有仍在工作岗位上的人,要留意以下职务异动的警讯:
  一、公司将一些重要的任务重新指派给其它人做;二、公司同事,特别是那些“通达内情”的人,对你的态度与行为有明显转变;三、你开始不用参加那些原本经常参加的重要会议;四、公司要求你教导新进人员一些平时由你负责的主要任务;五、你的直属或其它上司给你的口头暗示或书面警告;六、新的管理团队进驻公司,并启用自己人担任要职,而原来职位上的同事纷遭裁员。
  如果你已经发现这些征兆,就该尽快予以响应与改进。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以员工的成绩表现,作为评定员工是否列入裁员名单上的依据。然而问题是,许多工作者并不了解公司对自己的期待,以至于造成认知上的落差。
  要弥补这些落差,杜柏森夫妇建议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:
  一、定期反馈:注意公司、同事对你工作表现的正、负面反应,以掌握成绩认知落差的情况,并加以调整。
二、行事风格:有时员工被认为表现不佳的原因,就出在其行事风格。尽管你的业绩杰出,还要采取上司认可的行事风格,才有所谓“好的”效能。
  三、人际关系:如果你的上司或高层不喜欢你,你必须主动化解敌意,采取低姿态可能会是较好的方法。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。
  如今,任务指派的心态日益普遍;招募新人的成本也日渐增加,企业不再排斥重新雇用离职的员工。如果工作者不幸面临裁员,能够从容地,礼貌地离职,不但是顺利迎向新职务的大前提,也可能是下次再见老顾主的新契机。
8个方法面对被裁心境
  EAP(企业心理援助)提供给被裁者的心理辅导的要点是:被裁员了,不一定是你的错。务必理智对应,再重新出发。
  全球求职服务公司副总裁Bernadette Kenny,在《财富》杂志(Fortune)提出8个要点,告诉你,万一被裁员时,怎么办?
  一、不要将失业归罪于个人因素:失业,有时跟个人因素无关,也许是企业定位转变、公司发生财务困难、企业被并购了,或公司导入了新科技。这些因素像天气一样变化多端。认为自己应该为此负责,是一件错误而无意义的事情。
  二、管好你的财务:不是要饿肚子过日。而是小心评估财务状况,减少非固定性花费、新的信用卡消费、不必要的债务,多存点钱。你赚的钱不是你的,你存的钱才是属于你的。
  三、不要让日常生活漫无目的:为自己每天做规划,也为长期工作做规划。找工作的方式愈有结构性,愈容易达成目标。乘此学习新的有关知识,或继续进修。
  四、工作面谈时,离职的理由应前后一致:寻找下一份工作时,你应该决定如何去解释离职的原因,这个理由必须前后一致。否则,就算离职错不在你,也容易被认为你意图遮掩某些事实。
五、不要让情绪凌驾理智:失业让人感到内疚、恐慌、失去信心,有时甚至为此责怪他人。事实上,当你愈早运用理智去评估环境,找出自己的价值与优势、并且开始规划未来,才能愈快找到下一份工作。
  六、不要对亲友隐瞒你失业的事实:隐瞒自己失业了,不只让自己孤立无援,得不到家人朋友的帮助,还要浪费精力去想出一大堆借口遮掩事实。
  七、不要说你前一个老板的坏话:不仅如此,你的电子邮件或网络聊天室的谈话内容,也要小心。
  八、将离职面谈视为重要大事:应该对离职面谈付出更多注意力,因为离职面谈关系到你离职后的生活安排。面谈以前,你可以把所有关心的事情列出一张清单,以免到时脑袋一片空白。
  
没有收入的对策
  很多人追求金钱,是因为金钱象征着财富与地位。
  心理医师游干桂则认为,首先要转换想法化解失业的焦虑。他建议,何不把失业想成是一种福气,工作了那么久,是老天要让你身体休息。
  追求简单而甘之如饴的人,初期失业的焦虑过后,就会发现自己其实“赚”到更多生活,已经卖命给工作一段时间的他们,才真正觉得开始“为自己活”。
  本身也因为健康出现警讯才休息的游干桂感慨地说:“现在很难找到饿死的人,多数人是累死的”。他已深刻体会到“有健康有一切、没健康没一切”。
失业真的是一件忧愁的事吗?如果能好好安排、转换价值观来享受这段“长假”,也许你会看到从前赚再多钱也看不到的风景。
  
了解自己的“职业性格”
  “职业心理学”认为,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,一定的性格适于从事一定的职业。例如,乐群的人适合教师、社会工作者等职业;冷静的人比较适合会计、科研人员等职业;理性的人适合工程师、技师等行业;社会性高的人适合心理学家、机灵的人适合推销员、商人等职业。
  如果自己的性格和职业的需要相反时,就会遇到很大的心理冲突,工作成功的概率也会较小。例如,一个比较缄默的人担任销售的工作。缄默的人,往往乐群性比较低,喜欢对事不对人;而销售的工作是需要应付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绪交流。所以,缄默的人如果担任销售的工作,那么在工作的过程中,他不可避免会有很多心理冲突。所以,在另寻就业前,要认识自己的性格。而性格外向的人,就难从事坐稳办公室椅子,应选择较有活动的工作。
人际关系的操练
  认识自己的性格有利于反省自己,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,使得自己更加适应职位,推动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。
  在生活、工作、关系中,我们惯常使用的防卫机制阻止了我们真诚的沟通,亦达不到个人的成长,这是我们欠缺自尊感的表现。当人意识到彼此沟通模式的存在,自然会对自己增加了解,能在讨好的沟通模式的负面影响中,找到关心、敏感的内在资源;增加内在的和谐,从而对人有更真诚的接触。
  家庭本是我们的第一个学习场所。在成长过程中,我们学到了一些解决难题的固定方式,与真我隔离,不一定是对的。故要重整自己,如:
自我的提升——了解自己,悦纳自己,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,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,从而提升自我认知与价值。
  情感的提升——化解内心矛盾与冲突,舒缓压力,使身心理健康,拥有成熟而愉快的情感体验。
  事业的提升——内心充满能量,探寻自己的潜能,敢于对自我挑战;懂得为自己量身制订人生目标,并不断调整,从中获得个人成长的经验与成就感;在事业中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,心灵充实而满足。
  关系的改善——拥有独立的人格,掌握畅通无阻的沟通模式,建立健康的人际网络。在亲密关系中,真正享受与父母、配偶子女相互理解、信任与关爱。与亲友保持良好联系。
  专业的发展——身为经理、领袖或其他助人者应提升觉察能力,学习更多的实用助人方法,丰富处理的技巧和经验。
结语
  不能选择天气,但是,永远可以选择你的心情。同样,你不可能左右全球经济环境,但是,你永远可以改变你的心态,寻求更多的方法。要知道,不是在困境中突起,就是在困境中灭亡!
  著名心理学家萨提尔女士说:世界上并不存在“有问题的人”,而是“背负问题的人”。我们所背负的问题,不单是出于自己本身,有些部份是出自社会、家庭(也就是“系统”)的影响。所以“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,如何应对才是问题!”。要先找出问题的源头,重新出发。

No comments: